阳光底下,没有神话。股神如此、私募基金亦如此。
2007里面,在平安信托、深国投等信托公司的辅助之下,信托化的阳光私募基金渐成规模。
根据本刊统计,在2007全年,私募基金投资业绩整体落后沪深300,即使是投资收益最好的蒋景志的景林稳健,也落后于沪深300指数50.2个百分点。
在其中,最早投身于私募领域的券商派稳坐头把交椅;新下海的公募派屈居第二;而民间股神,基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赵丹阳的赤子之心,则根本不管大盘上上下下,坚持唱了一整年并不怎么精彩的独角戏。
抢地盘
这似乎并不妨碍私募基金的扩张。
本刊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2月25日,私募基金新发行证券投资类产品总数为94支,资金规模约60亿元。发行数量为去年46支的2倍多。
其中,深圳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下称“ 深国投”)、平安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平安信托”)分别设立32支和33支,总资金规模约40亿;华宝信托、上国投新成立13支和18支,资金规模约18亿。
此外,云南国投“中国龙”系列自2003年至今,共发14支产品,仅2007年新设立11支。
无论涨跌,私募基金们的创设热情不减。
总体看来,四季度最多,一季度和三季度基本持平,二季度最少。以今年创设规模较大的深国投和平安信托为例,11月达到高峰16只,其次是2月和9月各10支,1月和5月最少各1支。
盘点中国之私募,可以分为多个派别。按地域风格,可以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亦称为“海派”)以上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上国投”)和宝钢旗下的华宝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华宝信托”)为代表,南派以平安信托和深国投为典型;按出身渊源,可以分为券商派、公募派(公募基金经理下海组建)、民间派和海归派;按业务性质,可以分为券商的机构理财,以及公募基金“私人业务”,但是这些尚不能和专职的私募相提并论。
不过,以上国投、华宝信托为代表的“海派私募”,尽管规模不小,也采取信托的方式,但其私募基金产品信息较不透明,无法洞悉其业绩。
同样因为信息披露的原因,云南国投的“中国龙”系列产品,尽管在私募界口碑和声望良好(公开数据显示,2007年4月成立的中国龙增长,12月31日的净值为1.9403,不足半年的时间期净值累计增长率达到94.03),但是依然没有被本刊选中。
相对照,深国投和平安信托旗下的私募基金信托产品,规模已成气候,而且信息披露较为完善,成为探究中国私募基金行业的最佳样本。
大跌翻盘
单边牛市中,私募均落败公募基金,在近一年的时间中均没能追上沪深300。但是在10至12月的跌市中,本刊统计在内的26支产品全部赶超沪深300。
最好的亿龙1期跑赢大盘(沪深300)19.44个百分点,最差的晓扬2期也跑赢大盘(沪深300)5.36个百分点。
整体表现而言,券商派优于其他两派,在收益前五名中占 4位,进一步奠定其霸主地位。而相对稚嫩的公募派仅亿龙1号表现突出,其余均徘徊在6-21名,最为惨淡的是半路出家的民间派,其收益排名倒数五位中占4位,与券商派恰恰相反。
承上一期《2007私募基金分类调查》专题,券商派和公募派在第二、三季度上演了“投名状”好戏。但在最终的抗跌统计中,公募派在10至11月的净值平均增长落后于券商4.36个百分点(见表2,表3)。
回顾一年收益,最高为券商派蒋景志的景林稳健,累计收益95.43%,高出公募派仅有的代表中国亿龙1期(累计收益78.01%)17.42个百分点。
由于本期将6月至12月作为半年的统计区间(近半年收益),囊括了近三个月跌势的数据。
因此,对比上期私募专题发现,4月到10月近半年的收益,与6月到12月半年间收益有着天壤之别。4月到10月的收益在30%以上的比比皆是,但是6月到12月半年间只有寥寥6只。
这其中券商派占到4支。
6月至12月半年间,券商派最好的胡伟涛的万利富达(累计收益49.21%),高出公募派最好的亿龙2期(累计收益35.61%)12.7个百分点。
公募派中亦有可以和券商叫板的,例如梁文涛旗下的亿龙中国1号、2号近半年表现较好,均在30%以上,其中,亿龙1号其近三个月表现在全部统计产品中排名首位,近一年的收益排名第3。但是,参看上期结果不难发现:公募派总体表现并不稳定。比如,亿龙1号3-10月排名第3,4-10月排名第12;亿龙2期第2季度位列第8,第3季度则占据第1。
值得注意的是,券商虽然力压群雄,但还是留下了些许遗憾。
例如但斌的“东方港湾马拉松”,大概缘于其一贯的“买入持有”的价值投资策略,其近半年收益被近三个月的下跌拖了后腿,由前3落至第4位,并且其近三个月的收益低于全部产品的平均收益(为-0.93%)0.7个百分点。
这似乎与但斌几乎公开的投资组合表现不谋而合。
在《时间的玫瑰》一书中,但斌对贵州茅台、烟台万华、万科A、中国平安和招商银行等五家上市公司推崇备至,并称将长期持有上述五家上市公司的股票。
截至1 2 月2 5 日,上述只股票今年的涨跌幅分别为153.78%、51%、80%、85%和140%,整体不错。但进入10月的跌市,这些股票都有小幅下跌,跌幅最大的平安为-24%,同时,由于房地产行业的调控,万科A在10月以后跌幅也超过30%,这大约是导致但斌旗下基金收益缩水的最主要原因。
另外,杨骏旗下的平安晓扬1期、2期近三个月、近半年的收益亦均低于平均水平。
林园:是不是股神?
根据上一期的私募专题,在第二季度民间派股神与公募派势均力敌,三季度转为低迷,而近三个月民间股神几乎彻底沦陷。
民间派近半年的平均收益为10.87%,低于券商总体均值26.35%近15.5个百分点。近三个月的平均业绩-6.58%,低于券商派8.16个百分点,低于公募派7.86个百分点(见表4)。
并且,10月以来的大跌,似乎让他们难以招架。比如,上期统计中表现还算不错的睿信1期,其二季度收益27.67%,排名第五,三季度12.84%,排名滑落至16,但是近三个月收益已经是-6.40%,其旗下的另外两只睿信2和睿信3,近三个月的跌幅均超过12%,在民间派中垫底。
不过,本刊在前几期的分析中,林园的表现平平,但是当市场转入跌势,他却异军突起。虽然与公募派和券商派比较还有距离,但其近三个月的业绩排名民间派首位,近半年的收益排名第二。
据此前林园本人接受媒体时曾表示,其在熊市中主要投资五粮液、贵州茅台、云南白药,而在牛市则配置各30%到40%的龙头股、优质小盘股。
2007年以来五粮液、贵州茅台、云南白药,其涨幅分别为97.81%、153.78%和41.35%,并且,在这一波下挫中,不仅云南白药和五粮液跌幅不大,而且贵州茅台意外上涨。
这就是股神“林园”的领先密码?
赵丹阳谢幕
2008年1月3日,内地首只阳光私募基金意外落马。
深圳赤子之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称“ 赤子之心” )总经理赵丹阳宣布,赤子之心与深圳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和平安信托联合发行的五只信托产品全部清盘,同时,就旗下的信托基金远远跑输指数向投资者致歉。
同日,赤子之心的内部人员称,清盘后的赤子之心仅留有和国泰君安资产管理(亚洲)公司合作推出的赤子之心中国成长投资基金(以下称“香港基金”),该基金主要投资香港地区。
上述人士称,接下来赤子之心也将专注于管理这只基金。目前这只香港对冲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约为7亿港元。对于是否还会在A股市场创设新产品,还要看市场情况。
同时,赵丹阳在《致投资者的一封信》中坦言,“至今日,H股和A股都已越过我们所理解的范围”。
坚持已无必要,“将投资款返还给投资者,便于投资者自由把握未来投资机会。” 赵丹阳称。
究竟是A股已无投资价值,还是一个教条主义者的死亡?赵丹阳的暂别将留给A股市场一地的问号。
迷失2007
对于此次清盘,市场人士猜测,可能和投资者不满今年赤子之心过低的收益相关。
根据本刊的统计分析,2007年赤子之心旗下产品平均收益率仅为22.61%,不仅落后各类指数,与私募同行的业绩相比甚低。
例如,沪深300同期涨幅为161.55%高出其138.94个百分点,上证指数涨幅为96.66%高出其77.05个百分点;私募同行中梁文涛的亿龙一号2007年收益78.01%高出其55.40个百分点,蒋景志的景林稳健2007年收益95.43%高出其72.82个百分点。
然而,赵丹阳并非一无是处。
2003年至2005年间,A股市场慢慢熊途,但赵丹阳领衔的赤子之心系列产品取得了不俗的回报。例如2004年全年上证指数跌幅15.4%,同期赤子之心一期收益为14.14%高出其近30个百分点;2005年全年沪深300跌幅7.66%,同期赤子之心一期,赤子之心哲学收益分别为19.15%和18.43%,均高出沪深300指数。
本刊特别选取存续期最长的赤子之心一期与上证指数作对比发现,在过去的三年的熊市中赤子之心一期均跑赢上证指数,直至2007牛市之年,赤子之心才开始一路下滑。
A股已无投资价值?
据赤子之心的内部人员透露,早在三月份,赵丹阳为规避股市的风险选择了大幅减仓,“五一”过后,他就清空了旗下信托基金的股票仓位,全部资金用于打新股转作打新股产品。
赵丹阳亦解释:“在H股10000点,A股3500点实现了我们的收益。
赵丹阳称,“今天,就我们的投资能力,已找不到既符合我们投资标准又有足够安全边际的投资标的。”
一种观点认为,清盘的原因在于赵丹阳是一个完美主义的价值投资者。而在同行眼中,赵丹阳的胆小几近自虐。
“我们宁可错失,不可冒进。在资本市场上,活下来永远是第一位的。”赵丹阳称。
有人赞赏这种勇气,“作为价值投资者,赵坚持了自己的理念,是一个有完整投资思想的人。”
但是,亦有质疑的声音。
有私募人士称,2007年火爆的新股的确是无风险收益的机会。然而,如此彻底的清仓去打新,似乎有些偏激。如果能放慢其减仓的速度,或许不会只有20%的收益。一个基金经理固然是要有个性,但是在遵循自身理念的同时,审时度势才是明智之举。
赵丹阳自己也称:“回头看,我们过早地出局。”
不过,他同时感叹:“指数的顶和底永远是个谜。”